62 岁的刘阿姨因房颤长期规律服用抗凝药,2021 年新年期间因药物未及时补充而停药。之后未恢复服药,3 月 29 日开始出现左侧肢体乏力、头晕、双眼向右凝视且不能言语,被确诊为大面积脑梗死。经过治疗虽病情稳定,但左侧肢体无力,还伴有吞咽困难、小便排泄困难,一直留置胃管、尿管。家人带她辗转多家医院,在广州多次求医均效果不佳。
刘阿姨转至昆明康瑞医院后,中医脑病科主任宋军根据其病情和体质特征,采用中医康复与西医康复有机结合的治疗方案。中医康复针对其气虚血瘀、经络不通的体质,重用补气药物,采用全经针刺法疏通全身十二条经脉。西医康复则针对运动、吞咽、言语、小便功能障碍,运用偏瘫肢体综合训练、有氧训练、运动疗法等改善运动功能;通过经皮神经电刺激、经颅磁刺激、中频脉冲电治疗、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来改善吞咽及言语功能;以功能性电刺激、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等改善小便功能。
经过 3 天治疗,刘阿姨肢体无力症状就得到改善。一周后逐渐坐稳、缓慢站立,出院时已能拄拐缓步,吞咽功能及小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。
宋军介绍,中西医结合康复单元模式集体接诊、单元康复。中风病康复涉及多种技术和学科,需团队协作。明确中医、西医主攻方向并严格执行,能将中西医更好地有机结合,达到 1 + 1 > 2 的效果。同时,中风康复需尽早介入,从中风抢救时就开始,脑梗死 3 天后(脑出血约一周后)即可进入康复期,越早治疗后遗症痊愈概率越高。
刘阿姨的案例充分说明,面对中风后遗症,不放弃就有希望。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为中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,通过合理运用中西医康复手段,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。同时,中风康复应重视时间,尽早介入,积极与康复医师沟通,避免悲剧发生。
热点问题:本月脑病患者关注的问题.